金秋十月,天高氣爽,正是收獲的季節,在這大好的時節里,2023年10月13日,海興縣貫徹全國老區文化傳承振興會議精神座談會在老干部活動中心會議室召開。會議特邀滄州市政協原副主席、文化大家武金琢先生出席??h委副書記王云龍、人大常委會主任寇艷春、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老促會榮譽會長曹宗博,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關工委主任王常輝出席會議,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文聯、縣文廣新局、縣老區精神宣傳研究會領導及紅色文化企業家、紅色融媒體負責人,老區村黨支部書記代表,紅色教育基地管理人員、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獎獲獎人員共三十余人參加,會議由縣老促會會長徐明永主持。
會議認真學習并印發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學習印發了中國老促會會長支樹平在全國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呂梁)會議上所作的《傳承紅色文化 振興革命老區》的主旨講話,傳達了全國老區文化傳承振興會議精神。與會人員就如何貫徹好全國老區文化傳承振興會議精神,更好地推動海興老區文化傳承與振興工作發表意見。
縣委副書記王云龍講話
縣委副書記王云龍代表縣委、縣政府作重要講話,他對過來海興老區文化傳承與振興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老促會工作給予表揚,對今后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他指出:各級黨組織一定要把文化設施規劃建設擺上重要位置,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共同推動老區各項文化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要抓好老區文化人才的培訓和使用,把各領域的優秀文化人才吸引到老區來。要進一步加大對老區文化創作生產的支持力度,健全激勵機制,提供展示平臺,創造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加大對群眾性文化活動的扶持引導力度,培育一批優秀文化團體,推動群眾性文化活動健康發展,全面開啟老區文化發展的新篇章。
滄州市政協原副主席武金琢講話
滄州市政協原副主席、紅色文化傳承人武金琢同志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海興老區的紅色文化有著豐厚的底蘊,蘊含著艱苦奮斗、英勇不屈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壯麗史詩。其中有革命老前輩劉格平同志早在1926年冒著生命危險在這一帶播下的革命火種,有開國將軍蕭華司令員帶領軍民在這一帶英勇抗戰留下的光輝足跡,有著名抗日將領高樹勛將軍在這一帶進行的抗日活動,有冀魯邊區黨政軍機關在這一帶創下的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有因黃驊司令員被害與叛徒邢仁甫進行堅決斗爭的重大歷史事件,有曾經發生過的、充滿家仇國恨的小山和西馬莊等慘案,有威震敵膽的回民支隊在這一帶立下的赫赫戰功,有北海銀行與《冀魯日報》社在這一帶的戰斗行蹤,有在這一帶發生過的全殲偽頑孫仲文部、拔掉魏莊日軍據點等許多著名戰斗,在抗日戰爭時期有楊靖遠、路牟班、霍文獻、何仕興、劉寶田等許多革命先烈在這一帶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灑下的鮮血和獻出的寶貴生命,有發生在這一帶的許多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的感人故事,有成千上萬名青年涌躍參軍和數萬民眾冒著敵人的炮火推著獨輪小車支前的英勇壯舉,直至現在,有的外籍革命烈士的遺骨還長眠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每當議起這些令人難忘的既悲壯又輝煌的紅色歷史,都會使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激情滿懷、無限感慨。這是海興人民的驕傲,是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人民永往直前、戰無不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寇艷春講話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寇艷春指出:為傳承海興革命老區文化,在縣委的重視和支持下,縣老促會協調組織各方力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編輯出版《海興縣革命老區發展史》、《海興之路》、協助政協編輯《海興烽火》、協助海興紅色文化的奠基人寇永文先生家人編輯《寇永文黨史作品文集》等專著,協助縣委編創12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片《海興記憶》、編導創作3集老區紅色歷史文化片《太陽照亮宣惠河》等專題片,另有許多宣傳海興紅色文化的作品,不僅在縣內外廣泛傳播,而且登上了中國老區網《中國鄉村》等主流媒體,內容上既有過去的紅色歷史,也有現在的老區發展;既有老區群體性的報道,也有對個體先進事跡的稱頌??梢哉f對海興革命老區的宣傳是全方位的,大大增強了海興對外的知名度。
寇艷春指出:一個縣能產生那么多的紅色文化宣傳作品,而且是連續不斷,一以貫之的,靠的是一種深度挖掘的精神,堅持在紅色歷史中挖掘,在當今發展中挖掘,在人民群眾中挖掘。正是有了這些深度挖掘,才有了海興這些最耀眼的歷史故事和現實的輝煌成果,你們開展的送紅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軍營活動,還上了央視《新聞聯播》,我就親耳聆聽過李兆新秘書長在縣、鄉領導干部會議上所作的老區文化專場報告,讓人聽了有一種震撼感、敬佩感。她對老促會工作給予高度贊揚。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老促會榮譽會長曹宗博講話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老促會榮譽會長曹宗博,作為老促會首任會長,認真回顧了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海興縣老區文化傳承工作的歷史,他表示:老促會自建立以來,就始終把老區宣傳和老區文化傳承工作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來抓,使海興榮獲了全國老區宣傳特別貢獻獎,正是有了對革命老區的宣傳和對老區文化的傳承,使老區文化振興促老區鄉村振興,老促會也先后榮獲了全國先進老促會,全國老區建設特別貢獻獎和河北省先進老促會,全省老區建設先進單位和全省老區宣傳先進絮等稱號。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關工委主任王常輝講話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關工委主任王常輝指出:青少年的成長進步離不開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教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教育也不離開廣大的青少年這個群體和受眾,老促會和關工委要打造好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成果,在對青少年開展理想傳統信念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李樹勤講話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李樹勤表示:宣傳部要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宣傳力度,縣文聯要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創作生產的支持力度,與老促會一道,組織文化文藝工作者到革命老區調研采風,“尋根問祖”汲取營養、升華境界。在老區文化傳承振興中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縣委組織部部委會成員趙長剛講話
縣委組織部部委會成員趙長剛代表組織部表示:搞好老區文化傳承,要充分發揮好離退休干部的自身政治優勢作用,農村黨支部要加強對老區文化傳承工作的組織領導,不僅加大對當地紅色文化的挖掘和打造,還要加強對老區群眾性文化活動的扶持引導,每村都要培育群眾性文化活動帶頭人,推動群眾性文化活動健康發展。
縣文廣新局原局長、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陳景堯講話
縣文廣新局原局長、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陳景堯表示:要進一步加大與老促會的緊密配合與協作,把老區紅色文化更好的送進學校,送到廣大青少年朋友手中。
縣老促會副會長、益奧特公司董事長張從閣講話
縣老促會副會長、益奧特公司董事長張從閣表示:做好老區文化的傳承與振興,要強化產業化的理念,用產業發展思路發展老區文化,把老區文化事業當作產業來運作。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紅色旅游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同頻共振的積極作用,著力打造一批“紅色文化創新園區”,吸引既有情懷、又有實力的企業進駐,只有實現產業化、規范化運作,才能為老區文化傳承振興助好力、服好務。
小山鄉原經聯社主任、老區精神宣傳研究會副主任劉國新講話
小山鄉原經聯社主任、老區精神宣傳研究會副主任、全國勞動模范劉國新指出:紅色文化孕育在廣大鄉村,應進一步加大對老區鄉村的深入挖掘。
海興縣融媒體中心專題文藝部主任劉亮表示:要加大革命老區文化宣傳力度,為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天天影像團隊負責人張世榮表示:民營社團參與老區影視劇制作大有作為。
《山 海 風》文藝刊編輯主任王秀之表示:為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提供展示平臺,為革命老區文化振興創造良好氛圍。
曹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王學誠表示:打造老區品版,傳承老區文化,是老區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責任。
河北好人巴連甲表示:用當地紅色文化,教育當代青少年,應成為一種社會責任。
老文藝工作者楊長峰表示:要為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再立新功。
縣委辦孫金鵬發表意見
縣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孫金鵬也發表重要意見。
縣老促會會長徐明永主持座談會
座談會由老促會會長徐明永主持,他強調:一定要牢記習總書記的期望和囑托,以更加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切實守護好革命老區這一黨和人民軍隊的“根”,熔鑄好老區精神這一革命老區工作的“魂”,履行好、支持服務好老區這一共產黨人的“責”,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同革命老區人民一道全力推進老區文化傳承振興,建設老區現代文明,全力實現革命老區“一個加快”“兩個更好”的宏偉目標。
全國革命老區文化建設優秀作品獎獲得者、縣老促會副會長、秘書長李兆新在傳達全國老區文化傳承振興會議精神的同時,介紹了全國革命老區文化建設優秀作品評選情況,中國老促會組成由專家學者參加的革命老區文化建設優秀作品評委會。從各省推薦的925件作品中進行嚴格評選,從中選出72件優秀作品進行表彰,其中河北3件榜上名,唯一的報告文學類作品《為老區插上騰飛的翅膀》花落海興。
李兆新作品《為老區插上騰飛的翅膀》獲全國革命老區文化發展優秀作品獎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老促會榮譽會長曹宗博(右)為李兆新頒獎
會議對作者李兆新進行了大張旗鼓的表彰獎勵,對他的獲獎作品《為老區插上騰飛的翅膀》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文全景式立體化反映了海興縣革命老區張常豐村基層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扛起責任、克服困難,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的典型事例,字里行間凝聚著真實的力量。人物和故事,現實和歷史,善美和思想,隨著書頁的翻動靜靜地走進讀者心房。作者用良知和正氣,用敬畏和嚴謹,為老區畫像,為老區立傳,為老區明德,奉獻給我們無比的真實和生動的時代觸摸。文學光輝,為老區閃爍!” 大家表示:李兆新作品獲獎,不僅為海興爭了光,也為滄州、為河北添了彩,可喜可賀。
會前,海興縣組成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獎評委會,對個人申報和單位推薦的61件報告文學、短視頻、音樂作品和舞臺劇四類作品進行評選,經嚴格評審,最終評選出特等獎一件,一等獎4件,另評出老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項目2個,一同在會上進行表彰。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寇艷春(右)為武金琢同志頒獎
武金琢同志撰寫的報告文學《蕭華將軍在海興的戰斗歲月》(刊發在中國老區網和《老人世界》),榮獲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特等獎。評委會的頒獎辭稱:“他是一位信仰堅定、學富五車的共產黨員,一位心系家鄉、散發光熱的耄耋老人,他不斷挖掘弘揚海興紅色文化,用純熟厚重的文筆,描繪了家鄉輝煌燦爛、可歌可泣的紅色史詩。傳承老區精神,賡續紅色血脈,讓光榮傳統哺育后代心靈,在新時代里開花結果。他堪稱人世楷模,善莫大焉!”
縣委副書記王云龍(右)為總監寇艷春同志頒獎
寇艷春團隊編創拍攝的專題片《海興記憶》(12集,總監寇艷春,錄制劉亮 張世榮,總撰稿金連廣 李兆新)榮獲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獎(短視頻類)一等獎!頒獎辭稱:“小縣大制作,凡人大情懷??芷G春等同志編創拍攝的12集反映革命老區題材的電視專題片《海興記憶》,不僅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認可,也得到專家和業內高端人士的贊譽,這來自于該專題片精深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藝術性。該團隊正是以老區精神去拍攝老區感人事跡,把革命英烈和先輩風范搬上屏幕,才產生了這么大的藝術效果,使該片成為一部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的經典作品”。
縣委副書記王云龍(左)、老促會會長徐明永(右)為攝制組代表劉亮(左2)、張世榮(左3)頒獎
孫文強等創作的歌曲《我們的老書記》榮獲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獎(音樂類)一等獎!頒獎辭稱:“歌詞娓娓道來,宛若講訴一個真實的老區故事:一位老書記,街頭巷尾傳頌他為民造福,與民同樂的日日夜夜。旋律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于耳,一唱三疊。歌聲內外,塑造了一位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平凡而優秀的老區書記形象”。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關工委主任王常輝(右)為楊長峰同志頒獎
楊長峰等創作的歌曲《梨花村》,榮獲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獎(音樂類)一等獎!頒獎辭稱:“歌詞精練生動,形象鮮明逼真,極富詩情畫意;曲則剛柔相濟、秀美動人的旋律中飽含著極豐富、強烈、甜美的感情,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詞曲結合完美,以其典型的藝術形象生動地贊美了老區農村的嶄新氣象,抒發了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老促會榮譽會長曹宗博(右),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關工委主任王常輝(左)為曹莊子項目建設負責人王學誠(右2)、張皮村項目建設負責人巴連甲(右3)頒獎
曹莊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榮獲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獎(項目類)建設獎!頒獎辭稱:“這是一座由離休干部張鳳鳴老人親手創辦的烈士陵園,她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又重回那已被遺忘的戰爭歲月。她讓安逸的生活又重振澎湃的激情,站在這里,我們的血液會再次沸騰。曹莊子黨支部進一步加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規模,使之成為革命傳統文化的重要課堂”!
張皮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榮獲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獎(項目類)建設獎!頒獎辭稱:“由河北好人巴連甲創辦的張皮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張皮革命老區悠久燦爛的革命文化,反映了老區人民英勇奮斗的光輝足跡。她使孩子們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把敬仰轉化為增強本領的實際行動,讓紅色基因代代傳頌”。
與會人員合影
這次座談會取得了圓滿成功。不只傳達了全國革命老區文化傳承振興會議精神,表彰了先進,也為海興縣老促會未來工作發展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斗志。
會議還安排半天時間,組織與會人員專程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曹莊子村、張皮村參觀考察。
向革命先烈默哀
在曹莊子參觀烈士陵園
傳承弘揚老區精神
在張皮村參觀紅色文化展室
(海興縣老促會 孟建華 李樹森供稿,戴維鵬 攝影)